就在上周,巴黎时尚艺术地标莎玛丽丹百货商场 (La Samaritaine) 经过多年的翻修和改造后,终于重新开业,连法国总统马克龙都亲自到现场庆祝。
在 LVMH 集团的主导下,建筑事务所 SANAA 与设计师组合 Yabu Pushelberg 等国际知名团队联手,为我们再次打开了穿越回法国美好年代 (Belle Époque) 的时光机。是时候重回巴黎了!




©️ LVMH
既然是 LVMH 集团的大手笔,莎玛丽丹自然也少不了香槟。在商场顶层的陈列墙上,一排排的 Moët 酩悦、Veuve Clicquot 凯歌、Dom Pérignon 唐培里侬和 Krug 库克香槟,试问哪个香槟客看了会不心动?

©️ LVMH
除了顶层陈列,LVMH 旗下各家香槟品牌自然也少不了。Ruinart 汇雅香槟设置了品牌的独立展台,比起一个单纯的零售空间这个展台更像是一个艺术装置,石灰岩石板台基象征酒庄在兰斯的白垩岩地下酒窖;石板上方起伏的镜面设计,则唤起人们对香槟区连绵起伏的丘陵的联想。


©️ Ruinart
而一直在周边及衍生品上非常有想象力的 Veuve Clicquot 凯歌香槟,这一次则直接将零售空间布置成了巴黎地铁站一角的样子,明黄色的 logo 配合纯白色的背景墙瓷砖和藤蔓般弯曲的支撑梁,如同城市中的香槟站台,刚刚开幕吸引了人们前往打卡。

©️ DR & Madame Figaro
对于巴黎人来说,莎玛丽丹百货的再度开业不仅意味着香槟和买买买,这座拥有超过一百年历史的百货商场所代表的是巴黎历史上最为辉煌和动人的时代,经济腾飞、城市现代化进程加速,市民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文化艺术也在蓬勃发展……
最重要的是,当如今我们谈及对于巴黎与巴黎人的想象,都与那个“美好年代”密切相关。
01
一间百货商场
一部流动的巴黎历史
提起现代意义上的“巴黎城的诞生”,曾经的塞纳省省长乔治-欧仁·奥斯曼男爵(Baron George-Eugène Haussmann)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在拿破仑三世的支持下,奥斯曼男爵于 1853 年开始了对巴黎城区的一系列规划与改造,他拆除了过去的滋生混乱腐败的贫民窟与狭窄的巷道,修筑新的广场、地下水系统与宽阔笔直的大道,使巴黎从一座中世纪城市迈入现代都市。

奥斯曼城市改造前的巴黎街巷与改造后
印象派画家卡米耶·毕沙罗笔下的巴黎广场和大道
©️ Bibliothèque d’État du Victoria
©️ Wikipédia
就在奥斯曼完成巴黎改造的同一年(1870 年),已经在巴黎从事了多年面料销售的 Ernest Cognacq 与妻子 Marie-Louise Jaÿ 租下新桥桥头咖啡店的 48 平米,并命名为 La Samaritaine,开始了自己的“百货”生意。

La Samaritaine 的早期店面
©️ Wikipédia
在此之前,Ernest Cognacq 就曾在新桥附近摆摊销售面料,而他的妻子 Marie-Louise Jaÿ 则是巴黎第一家拥有现代理念的百货商场 Le Bon Marché 的服装销售冠军。
凭借着二人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管理能力,La Samaritaine 成立仅四年就从开始的 48 平米扩展到几百平米,到了 1875 年,整个店的营业额就超过了 100 万法郎,慢慢成为了人们心中的时尚地标。

1900 年的莎玛丽丹百货
©️ Paris1900
在世纪之交,拱廊与百货公司的初现彻底革新了人们的消费方式与生活方式。在法语中,Flâneur 一词意为“闲逛者,游荡的人”,这个翻译成任何其他语言都会失掉其浪漫性与丰富联想的词语代表了一种令人向往的法式生活,放在如今的巴黎也依然成立,而这个词语的出现便是根植于拱廊与百货公司的诞生,以及城市里蓬勃发展的消费文化。

Le Boulevard de Montmartre,
Matinée de Printemps 1896-1897 私人收藏
毕沙罗笔下的巴黎蒙马特,马车行人络绎不绝
要知道在百货公司与拱廊出现之前,人们需要购买东西时只能分门别类地去到不同的“专卖店”,而这些小店比起现代意义上的店铺更像是堆满货物的仓库,没有橱窗和展示台,更不会明码标价。而莎玛丽丹百货明码标价、可以试穿并有条件退货的经营方式,则完全刷新了人们的体验。

上世纪莎玛丽丹百货的宣传画,头像是两位创人
©️ La Samaritaine
在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Émile Zola)的小说《妇女乐园》中,他就为 19 世纪巴黎商业帝国消费文化的兴起提供了精彩的文学注解。“妇女乐园”起初只是一间规模很小的丝绸专营商店,而来自南方的外省人穆雷(Octave Mouret)的出现将其改造并发展成了巴黎首屈一指的百货商店,而女主角黛妮丝(Denise)也在其中从普通职员一步步升职为部门主任。

印象派画家马奈为左拉绘制的肖像
与《妇女乐园》小说封面
左拉曾明确表示,他想要将《妇女乐园》写作成一篇“吟咏现代事业的诗歌”。而他也确实为后世呈现了一个充斥着欲望、商品与理性的活力巴黎,不仅将一种由消费带来的新“自由”赋予了沉溺于其中的消费者,也把纷繁喧哗的现代性诗意带给了女主角黛妮丝的理性,还有她凭借这种理性获得的爱情。

《妇女乐园》早期内页插画 ©️ Paris Breakfast
百货商场里,玲琅满目的商品以极具审美和现代性的方式陈列在货架上、展台间,配合着拱廊里店铺橱窗的精心展示,为无数的 Flâneur 提供了城市生活的一种全新趣味。莎玛丽丹百货曾经的标语 On trouve tout à la Samaritaine(你可以在莎玛丽丹百货找到一切)将这种不仅是消费更是生活消遣层面的乐趣体现得淋漓尽致。

莎玛丽丹百货重新开业后根据上世纪的
百货商场产品目录风格制作的宣传页
©️ Samariaineparis
波德莱尔用 Flâneur 一词来形容这样一种精神:“完美的游荡者,其实是一个热情的城市观察者”。当一个大城市愈发发展得“离奇莫测”,在那里生活就越需要对人性有着更多的认识。
因此 Flâneur 并不是一个游手好闲的行人、一个只想玩得开心而四处游荡的旁观者,他们对文化和哲学都有着敏锐的感知能力,能够以“游荡”的经历观察、审视城市空间的变化。而百货商场恰恰就是一个包容万物的微观世界。

拱廊的出现为城市中的“游荡者”提供了最适合的去处
©️ Tony Moilin
正因为 Flâneur 的存在与巴黎城市改造后所爆发出的文化活力,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才会形容巴黎为“十九世纪的首都”。
莎玛丽丹百货历经百年的失落、收购、歇业与重启,再度重回大众视野,而法国本土因新冠疫情所经历的漫长如世纪般的封锁与宵禁,终于在这个夏天迎来了解封和开放,这无疑也是一种后疫情时代 Flâneur 的回归。
是时候回到巴黎开启浪漫的游荡时光了。

©️ Samaritaineparis
02
实力设计团队
重现美好年代摩登生活
重新开业的莎玛丽丹百货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分为两部分,一边是 20 世纪初由 Frantz Jourdain 建造的原有部分 Pont-Neuf(现称为 2 号建筑)的改造,另一边则是由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的建筑师事务所 SANAA 修建的全新主体。新旧两部分建筑由一个悬空的玻璃廊桥进行连接,既是原始建筑与新建部分的桥梁,也象征着莎玛丽丹百货的过去和未来。



©️ LVMH
由建筑师 Frantz Jourdain 设计的 Pont-Neuf 部分修建于 1903 年至 1907 年间,其钢筋结构、玻璃穹顶与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和装饰艺术(Art Deco)风格的铁艺装饰完美地体现了那个年代的摩登风格。
由于该部分建筑物一直是法国重点保护的文物建筑,因此在本次的翻修过程中,LVMH 特地邀请了法国著名的遗产保护专家 Jean-François Lagneau 加入团队。

©️ Samaritaineparis
在 Pont-Neuf 2 号建筑的改造中,团队保留了大量新艺术运动时期的设计元素。浅灰色的钢筋梁柱源于彼时工业革命后钢铁工业的发展,这种带着圆形凸点的钢筋你同样可以在艾弗尔铁塔上找到;


©️ Jared Chulski
而天花板上扶手护栏上弯曲的形状与金黄色的瓷砖拼贴画则是典型的新艺术运动风格,其模拟植物藤蔓与强调自然元素的美感源于人们对手工艺不屑追求。


©️ Jared Chulski
有趣的是,天花板上的玻璃穹顶尺寸为 37 × 20 米,它并不只是旧时玻璃穹顶的简单复原,而是使用了可以根据亮度改变颜色的电变色玻璃;

©️ LVMH

©️ Jared Chulski
在具体的细节装饰上,整个空间的栏杆使用了超过 1.6 万片金叶,外立面上的 SAMARITAINE 标识也采用了最传统的手工绘制的方式。

©️ Jared Chulski


©️ Samaritaineparis

©️ Cedida a
与 2 号建筑的复古浪漫相对,由建筑师事务所 SANAA 主持修建的全新空间则是一片未来景象。建筑师事务所 SANAA 由日本知名建筑师妹岛和世创立,作为 2010 年普里兹克奖得主、威尼斯建筑双年展首位女性策展人,妹岛和世的作品带有一种细腻精致的游离感,克制而冷静的东方女性气质。

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 ©️ claudejobin
在全新建筑立面的设计上,SANAA 选择了波浪状展开玻璃帷幕,与旁边新艺术运动时期的建筑物形成鲜明对比的同时,也会使周围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建筑倒映其上,形成一种客观可见的“历史回响”;
同时,玻璃幕墙均匀铺开的波浪形状,也将这条繁忙商业街上的景观节奏重新组合,为路过的行人提供一种独特的审视巴黎城“历史中心”的视角。




©️ Jared Chulski
在室内设计的部分,LVMH 则找来了设计师组合 Yabu Pushelberg,Ciguë,Hubert de Malherbe 等知名设计团队。
即使你并不熟悉 Yabu Pushelberg 这个名字,提起他们的作品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北京华尔道夫酒店、广州 W 酒店、深圳柏悦酒店、深圳湾一号都是他们在国内的代表之作。

Yabu Pushelberg ©️ BOAT International
本着“使巴黎人产生共鸣”的思路,Yabu Pushelberg 从曾经的 Flâneur 精神中吸取灵感,并将其一以贯之的温暖的现代感与精致的艺术性风格融入其中,将建筑本身的历史性与当代的设计方法建立起平衡,使顾客在莎玛丽丹百货中获得一种“巴黎漫步”式的浪漫。

©️ LVMH
浅灰色的钢筋梁柱回应了曾经的拱廊,在此基础上 Yabu Pushelberg 又在天花板引入了淡金色的曲线金属框架,将漫步的流动感具象地表达出来;

©️ Matthieu Salvaing

©️ 14septembre
在陈列设施与具体的装饰元素上,象牙色水磨石、橡木、磨砂质金属带来了温暖而现代的质感;地面人字形橡木地板与不同材质石料的组合,则颇有巴黎奥斯曼式建筑的气韵;




©️ Matthieu Salvaing
值得一提的是,商场内功能性标示词如 Conciergerie、L’Atelier,以 Art Deco(装饰艺术)风格的马赛克瓷砖拼贴形式呈现,柔和的字形选择则将其与美式 Art Deco 的摩天大楼式的工业感所区隔,既有上世纪 20-30 年代风行全球的装饰气质,又延续了巴黎式的精致美感。

©️ Matthieu Salvaing
03
现在来莎玛丽丹
不能错过的巴黎色彩
作为一间巴黎人有着深厚情感的时尚艺术地标,莎玛丽丹再度开业,其野心也不仅是“时尚百货”这么简单,各种艺术空间、品牌限时 Pop-up 和个性打卡点也同样值得一看。我们就为你整理了莎玛丽丹百货在刚刚开幕的这段时间里,最不容错过的特色空间。
🔸 GALERIE PERROTIN Pop-up

©️ perrotin
由艾曼纽·贝浩登(Emmanuel Perrotin)先生 1990 年创立于巴黎的 GALERIE PERROTIN 贝浩登画廊是如今艺术界最具影响力的画廊之一。为了纪念莎玛丽丹百货的重新开业,贝浩登画廊特地开设了一家为期 5 个月占地 200 平方米的 pop up 店铺。

©️ perrotin
这家新店将提供一系列精选物品,包括一些签名和以前未见过的物品:艺术书籍、艺术家的限量版作品,以及周边 T 恤、食物和装饰品。

©️ perrotin
由贝浩登画廊代理的艺术家村上隆、Paola Pivi、Johan Creten 以及 Daniel Arsham 的作品将在商店和橱窗中展出;其他作品将在开幕后的几周内添加到本次展示中。艺术家 Xavier Veilhan 的雕塑 Sejima 也将在此展出。

©️ perrotin
🔸 LOUIS VUITTON POP-UP

©️ louis vuitton
Objets Nomades Louis Vuitton 的 pop-up 空间于 6 月 23 日至 8 月 28 日期间在莎玛丽丹百货登场。自 2012 年以来,Louis Vuitton 已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设计师为 Objets Nomades 系列设计实验性且实用的家具作品和设计对象。

©️ louis vuitton
从吊床到可折叠凳子,从扶手椅到房间屏风,每个限量版物品都突破并超越了皮革的界限,展示了品牌对复杂工艺和创意创新的关注。例如 1874 年为法国探险家 Pierre Savorgnan de Brazza 制作的标志性床架——同时也颂扬了多元化国际设计师群体的大胆当代愿景。

©️ louis vuitton
🔸 KING-KONG STUDIO

©️ Samaritaineparis
King-Kong Studio 是莎玛丽丹百货的一个创意打卡地,它带你回到《金刚》的漫画和扭曲的世界。在 Samaritaine 重播标志性的金刚广告,提前预约并在特设的绿幕前参与演绎,融入漫画电影成为其一部分,充满复古的趣味性。


©️ Samaritaineparis
🔸 FRENCH CLICHÉ


©️ Samaritaineparis
French Cliché 2019 年由 Emily Marant 和 Hugo Matha 创立,除去品牌属性之外,你也可以将它看做是一个游牧画廊。
在过去的一年里,二人组挑选并收藏了 30 多位年轻艺术家有关思考法国文化的作品并投入生产制作。French Cliché 致力于通过艺术作品为这个理想主义的、丰富的、兼收并蓄的法国带来新思考,并为其画一幅新画布。
🔸 The Factory




©️ Samaritaineparis
The Factory 是一个与巴黎文化表达相关的空间,专为年轻艺术家打造,用艺术和创造力重新点燃莎玛丽丹百货悠久的历史。
The Factory 以 Andy Warhol 在 60 年代接待和支持纽约前卫艺术的 The Factory 工厂为灵感命名。有了 The Factory,艺术就像时尚或风格一样成为莎玛丽丹百货的一部分,并将艺术与商业、传统与创造力、日常与非凡结合在一起,将它们中的每一个都带入生活。
🔸 Sweet Corner by BOGATO

©️ Bogato
满足对创造力和派对的渴望,这家由 Chez Bogato 设计的甜品店专门为莎玛丽丹百货开设。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将法式糕点的精湛技艺与巴黎的城市创意相结合。
这里有趣的甜品包括可以自由定制图案的翻糖脆饼、饰有表情符号的马卡龙、精选的时髦糖果、可供分享的派对蛋糕等。


©️ Bogato

Leave a Comment